酒店

《隐藏的论语》屯:八佾第三

  • 来源:个人图书馆-新燕顿旺
  • 时间:2023-08-24 16:35:30

『6』季氏旅于泰山。子谓冉有曰:“女弗能救与?”对曰:“不能。”子曰:“呜呼!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?”

季孙氏也像天子和诸侯一样祭祀泰山。孔子对冉有说:“你不能劝阻他吗?”冉有回答说:“不能。”孔子说:“唉!难道泰山的神灵还不如林放懂得礼吗?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现在社会上的“礼”都变得很功利,想求某人帮忙、或某人位高权重,逢年过节就去拜访,买的礼物也特别贵重。这还叫什么“礼”啊,拍马屁嘛!季氏祭祀泰山也是那个意思,自己不是君主,却去讨好泰山的神灵,希望捞到好处。神灵难道就那么好骗?林放还懂得向孔子请教礼的本意,难道神灵还不如林放吗?

『7』子曰:“君子无所争,必也射乎!揖让而升,下而饮,其争也君子。”

孔子说:“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,如果有也是射箭比赛吧。比赛时,相互作揖谦让,然后上场。比赛结束后,彼此能够愉快地喝酒交谈,连比赛都是君子的比赛。”

中国人崇尚礼让,不等于不上进,而是作“君子之争”,各自提升自己,为得是战胜自己而不是战胜别人。所以上场前互相谦让,下场后能畅饮叙怀。礼是为这些君子而准备的,不是让小人争强好胜的,更不是让伪君子拿来做幌子的。

『8』子夏问曰:“"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!’素以为绚兮?何谓也?”子曰:“绘事后素。”曰:“礼后乎?”子曰:“起予者商也!始可与言诗矣。”

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”,这两句见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篇。倩,笑得好看。兮,语助词,相当于“啊”。盼,眼睛黑白分明。其诗全文如下:

硕人其颀,衣锦褧衣。齐侯之子,卫侯之妻。东宫之妹,邢侯之姨,谭公维私。

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。

硕人敖敖,说于农郊。四牡有骄,朱幩镳镳。翟茀以朝。大夫夙退,无使君劳。

河水洋洋,北流活活。施罛濊濊,鳣鲔发发。葭菼揭揭,庶姜孽孽,庶士有朅。

颀(qí),身材高大。褧(jiǒng),罩上。柔荑(yí),草木嫩芽。蝤蛴(qiú qí),天牛的幼虫,白且长。瓠犀(hù xī),瓠瓜的籽。螓(qín),古书上说的一种蝉,比较小,方头广额,身体绿色。说(shuì),停。幩(fén),缠在马口两旁上的绸子。镳(biāo),马嚼子两端露出嘴外的部分。翟茀(fú dí),用雉鸡羽毛装饰的车棚。罛(hú),大鱼网。濊濊(huò),撒网入水声。鳣鲔(zhān wěi),鳇(huáng)鱼和鲟鱼。葭菼(jiā tǎn),初生的芦苇和荻。朅(què),勇武貌。

“手如柔荑,肤如凝脂,领如蝤蛴,齿如瓠犀,螓首蛾眉”。分别写了手、肤、颈、牙齿、脸蛋,突出“白”。诗经中只有“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”,没有“素以为绚兮”。从《诗经》前后内容看,第二节描写姜庄的美貌,非常完整,与其他节次句式相同,不可能多冒出一句“素以为绚兮”。所以这句话是子夏说的,读诗读得多,“啊天空,啊大海,啊,作者为什么写天空和大海?”陷入情景的对话,多生动!

子夏问:“"巧笑的俏脸多么迷人,明媚的双眸明亮生辉!’是用前诗描绘的白来衬托这两句描绘的娇美吗?该怎么理解呢?”孔子说:“美丽的绘画总是基于好的素粉底质。”子夏说:“正如礼要基于纯洁的人心一样吗?”孔子说:“商啊,你启发了我,以后可以与你一起讨论《诗经》了。”

子夏说这首诗前五句诗都描写姜庄“白”,惟独后两句描写“倩、盼”,该怎么解释呢?是不是用素底衬托彩画的表现手法?孔子认可了子夏的说法。古代在帛上画画,画前要打一层白底,就是“绘事后素”。绘事后素被子夏拿来类比礼的本意,非常贴切。如果礼是图画的话,那么人的真实情感、美德就是图画下面的素,没有这个底子,礼就显不出绚丽多彩。所以社会礼乐应以纯洁的心灵、仁为依托,才符合“礼”真正的精神内涵。

形礼而非礼

『9』子曰:“夏礼,吾能言之,杞(qǐ)不足徵也;殷礼,吾能言之,宋不足徵也。文献不足故也。足,则吾能徵之矣。”

孔子说:“夏礼的文化内涵,我可以说出一二来,但杞国已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印证了;商礼的文化内涵,我也能说一二来,但宋国也没有足够的证据来印证了。这是文献资料不够的原因。如果典籍资料充分,我就可以确凿考证夏、商的礼制文化了。”

杞、宋都是周的封国。杞是夏禹的后裔,在今河南杞县一带,“杞人忧天”的成语就是说这个国家的事情。宋是商汤的后裔,在今河南商丘一带。

孔子能言什么?杞不足徵什么?从上下文和本章的句意看,孔子能言的是夏礼的原则,“杞不足徵”是说阐述各种礼式背后精神内涵的资料不足。好比说孔子是个工程师,他说:“张爷爷家的冰箱、李爷爷家的电脑,它们的工作原理我大体都是知道的,可惜张家、李家人没能保存好使用说明书,否则就可以印证我说的话了。”这其实非常危险:哪天冰箱坏了,没有使用说明书就没法修,或者想教别人怎么用电脑时,会因没有说明书而难以教会他。

“文献不足故也”反映的是人们对礼制的文化内涵、本意的漠视。礼乐文化形式上的东西是会随时代变迁的,如果我们继续忽视礼的本意,将来的礼乐就会偏离起初制定时的真正目的,变得空有形式,甚至会助长不仁者的非礼欲望。

『10』子曰:“禘(dì),自既灌而往者,吾不欲观之矣。”

孔子说:“现在举行禘礼时,从第一次献酒以后,我就不想看了。”

禘是古代只有天子才可以举行的祭祀祖先的非常隆重的典礼。灌指禘礼中第一次献酒。鲁文公时期,在禘祭时把其父僖公排在闵公的前面,僖公是闵公的哥哥,但他是继承闵公当国君的,因此把僖公放在闵公之前就是违礼的逆祀。孔子不愿再看,表示对此的不满。

禘通“帝”。许慎《说文解字》说:“帝,谛也,王天下之号也。”它是王者的一个符号,原意是“花蒂”的意思,代表孕育万物之德。在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之中,帝常表示“上帝”的宗教概念,也就是我们前边说的创造万物的本体功能“道”。基督教“上帝”的翻译或是源于此处。所以“帝”是与德不可分的概念,如果君王失德,则如孟子所言:“贼仁者谓之"贼’,贼义者谓之"残’。残贼之人谓之"一夫’。闻诛一夫纣矣,未闻弑君。”意思是说汤放桀、武王伐纣时,桀、纣失德,已经没有资格称帝,只是“一夫”而已。明白了禘礼所代表的尊贤、好德的内涵,才是真正的祭祀。孔子见人心不古、禘礼堕德的情形,当然看不下去了。

『11』或问禘之说。子曰:“不知也。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,其如示诸斯乎!”指其掌。

有人问孔子禘礼有什么内涵。孔子说:“不知道啊。那些知道的人,对于天下的事情,就如同摆在这里一样清楚了然吧?”说着他指了指自己的手掌。

“禘之说”即禘背后的内涵。孔子说“不知也”,并不是真的不知,而是想表明禘礼的本意是非常深刻的,不是像现在这样,大家都胡作妄为。如果懂得礼是人们情感、美德的表现,是用以教化万民的,还会有谁越礼呢?与其让大家在禘礼中看到你的自私、野心和欲望,又何必举行禘礼呢?所以孔子说:那些真懂得禘礼的人,对天下的事情都能看得清清楚楚了。

『12』祭如在,祭神如神在。子曰:“吾不与祭,如不祭。”

祭祀活动往往被误认作封建迷信,其实也要分情况而定,不能一棍子打死。比如我们去革命烈士纪念馆缅怀先烈,华侨回国祭祖,也是一种祭祀。祭祀活动根据情况有所保留,能令民风归于淳厚,是好事。

“祭如在”的如字,极妙,很好地说明了孔子对待神灵、祭祀的态度。

首先,孔子对神灵的态度是“存而不论”的。他没有明确指出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,山川、大地、屋宇到底有没有神灵。奇怪的是,后人硬替孔子作了回答,一派肯定有,一派肯定无,几千年来争论不休。其实二者都不符合孔子的本愿。孔子即使认可有鬼神,他采取的态度也是“不予讨论”的——“未知生,焉知死”,“未能事人,焉能事鬼”。在孔子看来,有没有不是关键,敬不敬才是关键。《雍也第六》篇子曰:“务民之义,敬鬼神而远之,可谓知矣。”一个相信“举头三尺有神明”的人,如果他并不敬畏,坏事做绝,与不相信有什么区别呢?就像有法律,偏有人喜欢贪赃枉法一样。相反,即使你不相信有鬼神,但祭祀时能“如”在,照样能得到利益。

其次,孔子是赞同祭祀的。《乡党第十》篇讲他“虽疏食,菜羹,瓜祭,必齐如也”,连日常的祭祀都像大祭一样恭敬心行,更别说按礼制祭祀祖先、山川之神时的庄严了。孔子赞同祭祀的原因就在于明白“敬”的好处,他要求学生们敬事、敬人,可“敬”的心行应如何培养、体会呢?就从祭祀中。祭祀就是培养人们的善心、清净心的方便手段。就像佛教既声称“不可以色身得见如来”,又广塑佛像供人顶礼膜拜一样,它是将佛像当成教学的教具而已。有人笑说:你看佛教徒多迷信、愚蠢,拜那些个石头、木头。我说:你不懂,你要自己一头拜下去才会明白,那能拜走你内心多少狂妄傲慢,能获得多少清净安乐啊!会拜佛、会祭祀的人,从一个“敬”字得益。

有注解说“吾不与祭,如不祭”的意思是:“我要是不参加祭祀,就和不祭祀一样。”这不是废话吗,你都没去,当然不算祭祀。“与”这里不是参与的意思,是赞与,认同。所以本章可解释为:

祭祀祖先如同祖先就在面前,祭神灵如同神灵就在面前。孔子说:“我不赞同的祭祀,就如同不去祭祀一样。”

《论语》中像“与”这样一字作多种解释的情况很多,中国古人使用的汉字较少,所以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含义,在读古书的时候需特别留意,在后边章节中,还有很多“与”作“赞同”解释的。

孔子的意思是说,你要是不认同这个祭祀的内涵和意义,就等于没祭祀一样,表面去做做样子没有用,这是对“祭如在”的进一步说明。上学的时候,每年班级都组织“学雷锋”,一定要去,很多同学心里不想去的,也跟着“学雷锋”了。孔子就说:那些心里不愿意去的,虽然形式上去了,但成绩应该是“不及格”。因为他们缺乏“祭如在”的真诚恭敬。

本章强调的是对礼的敬重、真诚的态度,这样理解《论语》就贯通了。

『13』王孙贾问曰:“与其媚于奥,宁媚于灶,何谓也?”子曰:“不然,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。”

王孙贾问道:“与其讨好家神,不如讨好灶神,是什么意思呢?”孔子说:“并非如此,要真做坏事得罪了神灵,跟哪个神灵祷告都没用。”

王孙贾是卫灵公的大臣,时任大夫。“奥”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,即家神。“灶”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。相传灶神会将这个家庭每天吃的东西、家人善恶等事一一记录,每年向天帝禀报,善良的、吃素的有奖,作恶的、天天吃肉的就受罚。

这一段很有意思,王孙贾说“讨好家神不如讨好灶神”,体现了中国人“县官不如现管”的思想。灶神管着实权,按理更应好好谄媚一番,免得他在天帝面前说自己坏话。俗话说:“阎王好过,小鬼难缠。”一般认为王孙贾讲这番话,是知道孔子要去见南子,于是想暗示孔子:卫国的实权可在我这里,你与其去讨好南子,不如讨好我这个实权派吧。

孔子回答得更妙:你若是坏事做绝,讨好哪尊神仙都不管用。拿现在的话说:你要是敢贪污犯法,不管你本事有多大、后台有多硬,都要将你法办,神仙都救不了你!孔子连带地批判了王孙贾的“话中话”:你小看我孔子了,我去见南子是出于礼节,不是要去向她讨好什么,讨好神灵能管什么用呢?

中国人对待神灵的心态其实是非常有问题的,大家都把神灵当成贪官一样对待,以为我年年进贡、岁岁烧香,神灵就应该保护我,即便我做了错事也要担待一点。这个心眼多坏,简直就是“行贿”嘛。“聪明正直谓之神”,谁给好处替谁办事的哪能当神仙?道理很简单,敬神就是要心存善良、为人正派,敬的是自己“聪明正直”的浩然之气。孔子说“获罪于天,无所祷也”,回答得非常直接,对人负责。

知而不迷

『14』子曰:“周监(jiàn)于二代,郁郁乎文哉!吾从周。”

孔子说:“周朝的礼乐文化,是借鉴夏、商二代而来的,多么文采斐然、光辉灿烂啊!我主张遵从周朝礼乐文化的精神。”

监通“鉴”,借鉴的意思。二代指夏代和商代。

中国文化自成一体,却能兼容并蓄。如果不保持文化的延续性和兼容性,就不可能保持它的先进性。一味保守迂腐,借尸还魂、开历史的倒车,是没有前途的。

孔子赞同集传统文化大成的周代礼乐,正是深谙文化演变规律的真谛而作出的明智抉择。他的这种选择,从整部《论语》所传达出的精神来看,并非简单的因循,而是有所扬弃的。

『15』子入大庙,每事问。或曰:“孰谓鄹(zōu)人之子知礼乎?入大庙,每事问。”子闻之,曰:“是礼也。”

孔子进太庙(做祭祀活动),凡事都向人请教。有人就说:“谁说叔梁纥大夫的儿子懂礼了?进到太庙,什么事都要问。”这话被孔子知道了,他说:“这就是礼啊。”

鄹是春秋时鲁国地名,又写作“陬”,在今山东曲阜附近。“鄹人”指孔子的父亲叔梁纥,他曾经做过鄹大夫,古代常把某地的大夫称为某“人”。

有人说孔子什么事都要问,一点也不懂礼。孔子却说这就是礼啊,懂“礼”不是懂得礼的知识,而是懂得礼的精神,“不懂就问”不正是礼的表现吗?

『16』子曰:“射不主皮,为力不同科,古之道也。”

孔子说:“射箭技术的好坏,不在于能否射穿箭靶,因为人的力道有大小,自古就是这样的道理。”

皮是皮做的箭靶。科是等级。本章进一步回答为什么说“每事问,是礼也”:懂得射箭的原理、方法,射箭就准,射箭的力道各人有所不同,不必苛求。同样道理,懂得礼的原则精神,实行就准确无误,至于礼的细节知道多少,各人不同,不必苛求。

『17』子贡欲去告朔之饩(xì)羊。子曰:“赐也!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。”

子贡想省去告朔祭祀时杀的活羊。孔子说:“赐啊,你爱惜的是羊,我爱惜的是它所代表的礼的精神。”

饩羊是祭祀用的活羊。告朔是古代制度,天子每年秋冬之际,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,诸侯藏之于祖庙,在每个月的初一日(朔),用活羊祭祀,请行新一月的历法,就叫“告朔”。

历法的重要性至今不减,大家每年年底都会买本日历,以备查询。谁能想像不知“今夕是何年”生活啊!但春秋时期,天子威望不济,所以告朔之礼空有其形。子贡可能觉得与其保持这样无意义的形式,不如把每年告朔要杀的羊省下来。孔子没有直接反对,却告诉他:我爱羊所代表的礼。即便天子不受人尊敬,起码还比没有天子好嘛。节省当然是对的,但不能破坏该有的礼节。你说国家元首会面,次次安排检阅仪仗队,又麻烦又费劲,能不能省掉?当然不行!检阅仪仗队这种礼节的背后,代表你的欢迎和尊重之情,省掉了就等于你不欢迎、不尊重了。真懂得了礼的精神内涵,形式就是内容,内容也就是形式,分不开的。好比夫妻相处之道,有人说老夫老妻的只要心里爱对方就可以了,不必讲究表面形式。其实你错了,有心必有行嘛,如果能不时买些礼物送给对方,平时多关心对方,就一定能加深情感的。

『18』子曰:“事君尽礼,人以为谄也。”

孔子说:“与领导共处,如果事事都尽到礼节,别人会认为你在溜须拍马。”

有人说这句话表明:孔子侍奉国君事事尽礼,别人都觉得他在拍马屁,但孔子并不介意,爱礼而不惧人言。我说没有啊,孔子哪里说他侍君事事尽礼了?更没有说他不怕别人说他拍马屁。你看多冤枉!

孔子只是在提醒我们:与领导共事如果事事尽礼,别人会说你在拍马屁。

『19』定公问:“君使臣,臣事君,如之何?”孔子对曰:“君使臣以礼,臣事君以忠。”

鲁定公问:“领导指挥部下、部下事俸领导,该怎么做呢?”孔子回答说:“领导指挥部下要符合礼节,部下为领导办事要尽心尽责。”

定公是鲁国国君,姓姬名宋,定是谥号。公元前509~前495年在位。

本章就是对“事君尽礼,人以为谄也”的回答:臣子事君太尽礼了,别人会说你是在拍马屁,所以臣子只要尽职办事就好了,这就是事君最大的礼嘛。相反,君使臣却要以礼,否则会给人颐指气使的印象。

从这个问题我们就能看出孔子的智慧,一点也不呆板的。孔子懂礼,生活中就一定拘谨吗?非也。礼是心情、美德的表露,怎么会把人的活泼性情给拘束住呢?

另外要注意这个“忠”字,在《论语》中多次出现,忠是对君主忠心耿耿、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吗?当然不是。孔子在《孝经·事君章》中说:

子曰:“君子之事上也,进思尽忠,退思补过,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,故上下能相亲也。诗云:"心乎爱矣,遐不谓矣。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。’”

可见孔子主张的“忠”,是内忠于义,外敬于事,处事以礼、见利思义——“将顺其美,匡救其恶”,不是叫我们做领导的走狗帮凶。后世所谓的“忠君”思想,狭义地让人效忠于某一人,至今流弊不息,在政府、企业等各个利益层面,形成拉帮结派的局面,若将此归罪于孔子,谎称为“忠”,那就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了。

尽善尽美,礼乐之道

『20』子曰:“关睢(jū),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”

孔子说:“关睢这首诗,快乐而不放荡,哀愁却不悲伤。”

《关睢》是《诗经》的第一篇。描写君子追求淑女,求之不得时思念哀愁,以及求到之后,结婚喜庆时琴瑟友之、钟鼓乐之的情感世界。

前边都讲礼,怎么又讲起《诗经》来呢?因为在孔子看来,礼乐是不分家的。礼的教化应当体现在诗歌、舞蹈、音乐当中,来潜移默化地引导人们进入健康的心灵世界。这里用《诗经》的“关雎”比喻礼用的原则,一是要情感真挚,二要恰到好处,其标准就是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。现代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,仍然是“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”。

『21』哀公问社于宰我。宰我对曰:“夏后氏以松,殷人以柏,周人以栗,曰,使民战栗。”子闻之,曰:“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”

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坛周围种什么树。宰我回答说:“夏朝种松树,商朝种柏树,周朝种栗子树。”宰我又说:“种栗子的意思,是想让老百姓有所畏惧。”这话被孔子知道了,说:“成功的事无须建议,做完的事不用劝阻,过去的事何必过分追究它呢。”

宰我名予,字子我,孔子的学生,利口雄辩。一般看来,他属于“孺子不可教”的类型。后来宰我在齐国临菑当大夫,参与了田常的作乱,被灭族,孔子为他的行为感到羞耻。在《论语》中,宰我和孔子之间发生过一些有趣的谈话。

社是土地神。有人说是“社稷坛”,但从后文“使民战栗”来看,社稷坛都是国君祭祀的地方,与百姓没什么关系。现在农村供奉的土地神,仍是在一棵大树的底下,所以“社”应该是指土地神。

本章有两种解释:一说当其时也,三家专政,哀公欲讨之,因此以此向宰我询问。宰我的回答是表示赞同。而孔子在陈国听说了此事,知哀公无能,举事难成,所以觉得宰我不该赞同他;二是治国的层面。宰我以周欲使民战栗之说劝哀公用政苛严。孔子显然不赞成这样的严政,因此对宰我提出批评。一般从后一说。也有人说孔子听到宰我批评“吾从周”的周朝就不高兴了,其实并非如此。

孔子提出的对待历史的观点,难道仅仅是想批评宰我吗?孔子一贯强调 “温故而知新”,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启发,而不是无谓的批评。时代不同,一些历史细节发生的真正原因我们未必清楚知道,贸然下结论其实是不科学的。举个例子,八十年代初为了发展经济,中国采取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,到现在出现能源紧张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。这在今天看来或许是不对的,可那时我们不立足成为世界工厂,不靠出口能源和原材料赚取外汇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?钱穆曾形象地说:“不能因为我们长大不需要摇篮了,便说摇篮是落后和错误的。”对历史的评价要回归到历史的情境,对别国评价也要回归到他们的国情。孔子对宰我的批评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吧,用过去时势下定制的礼式,解决现在的实际问题,能有多大的历史价值?

『22』子曰:“管仲之器小哉。”或曰:“管仲俭乎?”曰:“管氏有三归,官事不摄,焉得俭?”“然则管仲知礼乎?”曰:“邦君树塞门,管氏亦树塞门。邦君为两君之好,有反坫,管氏亦有反坫。管氏而知礼,孰不知礼?”

管仲姓管名夷吾,齐国人,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。他是齐桓公的宰相,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,死于公元前645年。

“三归”说法不一。今参考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管仲相齐,曰:"臣贵矣,然而臣贫。’桓公曰:"使子有三归之家。’”此三归当不指建筑。按齐国常例,商税的十分之三归国君,所以叫“三归”。管仲有三归,即管仲享有俸禄相当于国家商税收入三成的食邑。杨伯峻先生解释为“市租”,说管仲像国君一样收取市租,也有一定道理。摄是统摄、兼职。树塞门是指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,以别内外,相当于屏风、照壁等。过去只有诸侯、国君可以有这样的建筑规格。反坫(diàn)是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,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。

孔子说:“管仲这个人真是小器量呀!”有人说:“管仲节俭吗?”孔子说:“他享有相当于国家商税收入三成的食邑,行政管理方面又不能精简机构,怎么谈得上节俭呢?”“那么管仲知礼吗?”孔子回答说:“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,管仲也在大门口设立照壁。国君出于外交礼仪需要,在同别国国君会见时有反坫坛,管仲也有反坫坛。如果说管仲知礼,那还有谁不知礼呢?”

实际上孔子对管仲其他方面的评价是相当高的,但以礼、俭而言,孔子却认为他做得还不够好。比如说“官事不摄”——政府机构臃肿,效率低下,就是对人、财、物的最大浪费。吃公粮的人多了,非但消耗国家财政,而且人浮于事,反而造成行政决策的低效率。另外,当你已经意识到它的弊端,想要精简时,又不得不面对打破整个官员“关系网”的严峻考验。

我们平常评价一个人一定要理智,不能依情感好恶来对待。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即便是对圣贤的言行,也要经过客观考量,不能囫囵吞枣,更不能断章取义。我们学习管仲的美德、仁政,不等于要在礼、俭方面跟他亦步亦趋。

周栗、管仲的例子说明礼的运用不是那么简单的,与时代的社会发展水平、个人的品德和能力不能简单划等号。以“郁郁文乎”周朝之德政,尚种栗;以管仲之才能,尚不知礼。礼用的不同层次需要在切实履行中去细细体悟。

『23』子语(yù)鲁大(tài)师乐,曰:“乐其可知也:始作,翕(xī)如也,从(zòng)之,纯如也,缴(jiǎo)如也,绎如也,以成。”

语,告诉,动词用法。大师是负责音乐方面的官名。翕,微微张开。从通“纵”。皦,音节分明。

孔子与鲁国的大师探讨音乐方面的看法,他说:“音乐的道理是大概可以知道的:开始演奏时,轻微悠扬,渐渐释放情绪,纯正激昂,节奏明快,一浪接一浪,直到结束时,依然余音缭绕。”

孔子是个非常精通音乐的人,“乐其可知也”是谦虚的话。《史记》记载:

孔子学鼓琴师襄子,十日不进。师襄子曰:“可以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已习其曲矣,未得其数也。”有间,曰:“已习其数,可以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志也。”有间,曰:“已习其志,可以益矣。”孔子曰:“丘未得其为人也。”有间,有所穆然深思焉,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。曰:“丘得其为人,黯然而黑,几然而长,眼如望羊,如王四国,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!”师襄子辟席再拜,曰:“师盖云文王操也。”

看孔子学琴,我们也可感受到“一门深入”对为学的重要作用。孔子从学曲、学节奏,到学习琴曲蕴涵的情感和主题,继而能通过曲韵感受到作者的为人和胸怀,对音乐的精通能到这一层的,当今谁有?

礼用要发挥到极致,就如同演乐,翕如、纯如、缴如、绎如。演乐的过程就是礼用的过程,一开始未必纯熟,轻微起步,到后来逐渐明朗,节奏明快,最后结束时仍余音缭绕。礼乐的作用正是如此,它所形成的人心向善的动力,教化的时间越长,其惯性越大。好比中国人孝敬的观念,几千年来深入人心了,即便有几代人没有特别接受“孝弟”教育,仍能自觉地遵循某些孝弟的言行,这就是余音缭绕的效果。

『24』仪封人请见,曰:“君子之至于斯也,吾未尝不得见也。”从者见之。出曰:“二三子,何患于丧乎?天下之无道也久矣,天将以夫子为木铎(duò)。”

仪地的长官要求见孔子,他说:“凡是有学问的人到我这里,还没有谁是我见不到的。”随从引他去见孔子。出来后,他对大家说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,何须担心礼乐沦丧呢?天下早已无道了,现在上天就是要以孔先生为榜样,唤醒世人呢!”

仪为地名,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。封人是镇守边疆的官。木铎,木舌的铜铃,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。“仪”地与礼“仪”同字,是不是因为这个原因,故意略去他的名字?这个长官是有些傲气的,想必也是个君子,是什么力量令仪封人前倨后恭?文中没有直接表述,只能从仪封人的话去揣测,或许是孔子身上所体现的“礼乐”精神吧。他与孔子一番谈话之后,出来相当感慨地说:孔子身系礼乐道德,他是天生来唤醒世人的!或许他之前所见的君子,都没让他感到如此震撼吧。“古来圣贤皆寂寞”,孔子的一生奔波困苦,所为者何?别说知心难求,就连知其行的,也少之又少。所以文中的仪封人很重要,可他的名字、他是谁却不重要。《论语》之妙,要于这些细节处去品。

『25』子谓韶,“尽美矣,又尽善也。”谓武,“尽美矣,未尽善也。”

孔子说韶乐:“韵律很优美,所表现的精神内涵也很积极、善良。”他说武乐:“韵律很优美,但所表现的精神内涵就没那么好了。”

韶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乐舞。武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。尽美是形式,尽善是内容。后人将“尽善尽美”形容完美的事物。孔子说武乐“未尽善也”,可见孔子欣赏周礼是有批判的继承,不是顶礼膜拜。

尽善尽美是礼乐文化在实际运用时的最高境界,篇末再次予以强调。

『26』子曰:“居上不宽、为礼不敬、临丧不哀。吾何以观之哉?”

孔子说:“身居高位的人,没有宽仁之心。在各种礼仪活动中,普遍缺乏诚敬。就算是办丧礼,都没有发自内心的哀伤了,叫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?”

“居上不宽”是强调居上位者的先锋模范作用。实际上,“君为臣纲,父为子纲,夫为妻纲”的“纲”字,应该理解为“垂范、以身作则”的意思才合理。

这里回顾篇头礼乐崩坏、人心不仁的现状,指出礼乐崩坏的三条病根,表达了孔子感慨世人不再懂得礼乐的精神,而使社会陷入混乱局面的无奈。今天的礼乐文化,又何以观之?经济发展,国力强大,可如果失去文化的传承,精神上成了侏儒,这个国家和民族将何去何从?文化传承,匹夫有责,国人当于此处深思。

“八佾”是国君才能欣赏的舞蹈,本篇可以屯卦来点题:雷雨之动满盈,天造草昧。从礼崩乐坏的现实乱象,带我们深入体悟礼乐教化的内涵,讲礼乐的精神,礼用的基本原则,以及在国家治理方面必须加以创新、与时俱进。

关键词:

推荐内容

Copyright @  2015-2022 华东教育装备网版权所有  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

  

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